让自闭症孩子注意力加速提升,新思路新方法值得一试
发表时间:2024-05-17 14:28:46 来源:语言发育迟缓

难以集中和难以转移,是很多自闭症孩子注意力缺陷的2个特征。一个3分钟的干预小作业,因为注意力缺陷,经常被拖延到5分钟、10分钟。干预训练效率低下,孩子很难学会技能。
为什么自闭症孩子注意力不好?主要是他们大脑中的功能模块出了问题,神经发育障碍是硬伤。这就导致了他们注意力分散,或过度集中,且难以转移。他们一个人的时候,不哭不闹,对什么都不感兴趣,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。独自玩耍的时候突然走神,似乎忘记了上一秒自己在做什么,以至于无法继续操作。
值得反思的是另一个特殊的迹象,某些自闭症孩子过度注意一件事情,无论外界如何打扰,他们都像没有听到一样,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空间。这并非说明他们有良好的注意力,而是对注意力的控制力抑制过度,就像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力量大小,总是打破东西一样。对注意力失控的结果就是,刻板行为越来越多。
注意力的指向和集中都是心理的外放,同时伴随着感知觉、记忆、思维、想象等一系列神经活动。恰恰因为神经发育障碍,使得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和难以转移。
有一个关于注意力视觉感受的实验,实验中要求孩子看一个动物和一栋楼房叠加起来的图片。让动物和楼房分别投射到孩子左右眼中,这就造成了双眼对图像的竞争,这时候,孩子会出现什么反应呢?他的视线会在两幅图片间来回交替。当视觉感受到房子图像时,大脑中海马旁回位置区被激活,当感受到动物时,大脑中的梭状回面孔区被激活。
实验说明一个结果:只要外界信号给出刺激,大脑中的某个区域就会被激活,不同信息会激活负责该类信息的脑区。陆续的实验中,科学家发现,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,或是触觉,都会一瞬间刺激出“注意力”,也都会激活大脑中相应的功能模块。以上的研究对自闭症干预很重要!以往我们谈到结构化干预时,会重点提到2点,1、家庭训练场地特殊安排,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。2、注重视觉暗示,促使孩子增加良好行为。
但是很多家长都理解错了,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和训练器材,把家里布置的像游乐场。这不是结构化。对孩子不但没有帮助,反而严重的干扰了日常训练。但从家庭景观布置来看,想要吸引自闭症孩子产生更多注意力,一定要注意四点。1、吸引性。2、异常性。3、和谐性。4、拓展性。这个理论来源于美国的考特花园模型,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。
1、布局特点:包括各种训练功能区域,比如沙盘游戏,手工操作,游戏娱乐,绘画音乐等不同空间。每个空间都要摆放1-2个孩子最熟悉的物品。物品不要过多,否咋在视觉上会给孩子压迫感。
2、场地特色:入口要多,视野开阔,有私密角落,也有开放区域,经常更换对孩子有吸引力的物品,能够在训练中随手可得作为强化物使用。多准备一些互动类的玩具,对社交类干预有帮助。
3、操作特色:多准备一些小凳子,小摊子,小枕头等家庭设施模块,孩子能够自由的移动摆放,让孩子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布置空间。这对思维和逻辑的提升有帮助。
4、辅助特色:多放一些平时训练的教具,尤其是辅助沟通教具,各种沟通卡片,计划图表,指物名词卡片等等。对有些无语言的自闭症孩子来说,随时用得上。
5、其他注意事项:康复景观设计没有固定模式,一切从孩子的需求出发,如果孩子对声音和光线的刺激比较敏感,那我们就避开它。如果孩子喜欢设计,色彩,那就多准备画笔和画板。

总之一句话,能够促使孩子产生新的体验,就是对的。